網頁

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

祝福全天下的母親 , 母親節快樂



母親節的由來
資料來源:網路整理
母親節正式被慶祝的歷史,至今雖然才八十多年,而母親節的由來也有多種不同的說法。
最早的由來可能是古希臘人為了慶祝「莉雅」女神-「宙斯」的母親的節日。因為幾乎希臘所有的神都從她而出。後來到了十七世紀的英國,教會把慶祝「莉雅」女神的節日改為表達對耶穌之母馬利亞的崇敬,乃訂四旬齋的第四個星期日為「Mothering Sunday」。甚至後來人們加入教會的「受洗」儀式,訂在母親節這一天。象徵人們從教會(Mother Church),重生(rebirth)。
而英國母親節的傳說則是當時許多窮人讓孩子去有錢人家裡幫傭。直到Mothering Sunday這天,主人們會放他們假,返家與母親團聚。那天這些年輕人就會帶著一種特別的蛋糕(mothering cake),與一些小禮物送給母親。
德國母親節由來,傳聞是希特勒記念他自己的親生母親,訂立一天為母親節。並用母親象徵的偉大意義,鼓勵年輕女子生產報國。
而最有名的就是美國母親節的典故。在美國,最早關於母親節的記載是1872年由茱麗雅 Julia Ward Howe(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的作者)所提出的。她建議將這一天獻給「和平」。後來1907年,費城的安娜(Ana Jarvis)發起訂立全國性的母親節而活動。她說服了她母親所屬的、位於西維琴尼亞州的教會,在她母親的忌日(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舉辦母親節慶祝活動,後來也成為安慰歐戰中失去兒子、或先生的女性之日。在當天,人們配戴康乃馨向母親致敬。母親尚健在者,佩帶紅色康乃馨;若母親已過世,則佩帶白色,以表示內心的懷思。
http://www.epochtimes.com/b5/5/5/10/n917276p.htm


世界各國母親節日期不盡相同 !訂在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的國家有下列各國 !
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
安圭拉 阿魯巴 澳大利亞 奧地利 巴哈馬 孟加拉國 巴貝多 利時 貝里斯
百慕達 博奈爾島 巴西 汶萊 保加利亞 加拿大 智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
哥倫比亞 克羅埃西亞 古巴 庫拉索 賽普勒斯 捷克 丹麥 多米尼加
厄瓜多 愛沙尼亞 衣索比亞 斐濟 芬蘭 德國 迦納 希臘 格瑞那達
宏都拉斯 冰島 印度 義大利 牙買加 日本 拉脫維亞 列支敦斯登
澳門 馬來西亞 馬爾他 緬甸 荷蘭 紐西蘭 巴基斯坦 巴布亞紐幾內亞
秘魯 菲律賓 波多黎各 聖克里斯多福與尼維斯 聖露西亞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薩摩亞
新加坡 荷屬聖馬丁 斯洛伐克 南非 斯里蘭卡 蘇利南 瑞士 中華民國 坦尚尼亞
東加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土耳其 烏干達 烏克蘭 美國 烏拉圭 委內瑞拉
尚比亞


雖然,許多國家是在一年中不同的時節慶祝屬於他們的母親節。然而,多數國家如丹麥、芬蘭、義大利、土耳其、澳洲和比利時,都是在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慶祝母親節的,而台灣的母親節也是選在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而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等地,母親節並不是一項正式或傳統的節日,官方也並沒有將之明文列作法定節日。但是自從港澳地區開埠以及大陸地區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人開始逐漸習慣以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來慶祝母親節,這跟美國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和影響有著很大的關係。

每逢母親節這一天,子女們都會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對母親的關懷和敬意,如贈送賀卡、鮮花和禮物,或者以互通電話、電子郵件、甚至網路視頻等形式來表示問候。由其在粵港澳一帶,受到當地傳統飲食文化的影響,子女通常會與母親一同到附近的茶樓或酒樓裡面飲茶和聊聊天。

近年來,在中國大陸,開始有人倡議以夏曆四月初二,即孟母誕生孟子的日子作為母親節,被稱為「中華母親節」的活動。由於「孟子三遷」的故事和傳說表現了孟母養育子女、教子成材的良苦用心,至使其在中國廣為流傳,故孟母也常常被視作中華文化中母親形象的典範之一。
  
母親節的意義延續至今,也從原來稱頌母親的貢獻擴及對女性的社會貢獻的肯定。就如今日女性的角色多元化,她們表現出的母性功能也是多向的,不再侷限於家庭這個私領域內。安娜女士便是一個好例子,她本身終身未婚不曾做過母親,然而她並不否定母親、家庭主婦與妻子是女性的人生角色之一,反而將這些角色擴及公共場域加以發揮。女性在公共場域中扮演社群、國家的照顧者、服務者、管理者。視母親節為向所有女性的努力致意,或許是用以表達對每個女性為滋養、貢獻她所屬的不同國家、社群、團體與組織所作的努力的最佳方式。
參考連結 http://tw.myblog.yahoo.com/shai027522/artic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